青岛拼团购房146群(162)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176人申请入群

重磅来袭!即墨新增地铁|机场|港口等大规划

发布时间: 2018-09-17 08:25:16

来源: 青岛新闻网

分类: 行业动态


日前,《青岛蓝谷综合交通体系研究与重大设施详细规划》公示,轻轨做为蓝谷交通规划重点再抢风头!未来蓝谷将规划二横一纵轨道网络体系,共4条线路,分别为轨道交通11号线、16号线、21号线、22号线,实现与周边组团的快速联系。规划蓝谷中运量线网总长约63.9公里,共设6条线路通道,分别与11、16、21、22号线换乘。积极争取即墨半联通的轨道交通体系。

----------

蓝谷规划预留1处一类通用机场,结合田横区域产业园规划预留通用机场,占地11.7万平方米。

青岛至荣成沿海高铁由原规划线位调整至沿蓝谷北部敷设至海阳方向。在距离核心区北部3至5公里的区域增设蓝色硅谷站。

......

未来蓝谷出行交通状况将得到质的飞跃!

规划发展战略


策略一:打造畅达高效的对外交通体系,锚固枢纽、突出轨道、强化公路、开拓水路;

策略二:建设多模式一体化的枢纽新区,加密轨道、分层分级、串联中心、TOD开发;

策略三:构筑级配合理的健康路网系统,对外畅达、组团快联、用地协调、特色彰显;

策略四:创建品质优越的旅游交通体系,中心支撑、模式多元、绿道串联、特色彰显。

规划重点内容

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模式,建立以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体系。在区域客运方面,逐步向城际轨道交通转移,加强城际客运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市域内重构公共交通系统,引入快线和支线公交,完善慢行交通设施,注重公交与慢行的接驳换乘。蓝谷范围内有三条主要的交通走廊,共同形成“川”型的复合交通通道。

1、西部快速交通走廊

蓝谷快速路,实现蓝谷对外快速联系,是蓝谷向南对接青岛主城区,向北对接即墨、烟台的主要廊道。

2、中部交通复合走廊

沿莱青路路由,是蓝谷内多组团间的快速联系通道和近期轨道交通的敷设通道。

3、东部慢行交通走廊

沿滨海大道-听海路路由,是蓝谷内重要的旅游和慢行通道。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枢纽体系,形成服务于市域和城区各组团一体化的客运枢纽布局,紧密衔接城市骨干运输系统。交通枢纽选址与布局应适度超前于交通需求,同时应强调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协调,以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枢纽体系。客运枢纽应本着方便群众使用的原则,接近于城市中心区边缘布设,紧密衔接城市骨干运输系统。

公共交通规划


原规划16号线南延,增设21/22号线路规划

16号线实现与主要城市枢纽快速联通,鹤山路走向,与城市中轴线贯通

根据整在编辑的《即墨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即墨市规划了“五横六纵”轨道交通网路布局,在青岛规划交通线网的规划基础上,在蓝谷区域内新增设了21/22两条线路,并将16号线向南延伸,基本实现了蓝谷对外网络交通需求。建设区域16号线采取地下建设模式,建议21、22号线在蓝谷区段均采用地面或高价建设形式。

构建骨架-主体-绿色三层次公交体系:骨架公交(轨道交通)衔接区域铁路系统、引导城市发展方向、高效、快捷;主体公交(中运量+公交快线)衔接骨架公交体系,服务旅游交通,组团间通勤交通;绿色公交(常规公交)与慢行交通有机融合,发展支线公交,提升公交“门到门”的服务水平。

规划二横一纵轨道网络体系,共4条线路,分别为轨道交通11号线、16号线、21号线、22号线,实现与周边组团的快速联系。

规划蓝谷中运量线网总长约63.9公里,共设6条线路通道,分别与11、16、21、22号线换乘。

依托高等级道路,开辟5条公交快线,联系青岛市重要对外交通枢纽,作为快速轨道交通的有力补充,总计206.7公里。

蓝谷地面公交发展总规模为840标台,新增及及更新车辆均达到国家和省市相关标准,优先选用绿色能源公交车辆。2020年绿色能源公交比例超过区域公交总量的80%,2030年绿色能源公交比例超过区域公交总量的100%。

规划公交交修理厂1处,综合车厂7处。既有规划约11.8公顷(约合177亩),夜间停放还需要公交首末站补充。

结合用地规划及公交线路布设要求,规划布局24个首末站,首末站可设置独立用地,也可结合住宅、商业进行综合开发,总占地不小于2.4公顷。


铁路设施规划

青岛至荣成沿海高铁由原规划线位调整至沿蓝谷北部敷设至海阳方向。

上位规划中蓝色硅谷周边仅有胶济客专、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及沿海城际铁路三条客运线路,其中胶济客专及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均已建成。沿海城际铁路为规划铁路线,为增加其对蓝谷的辐射能力,建议将原线位向南调整,由核心区北部3至5公里处敷设至海阳方向。

在距离核心区北部3至5公里的区域增设蓝色硅谷站。

上位规划中蓝色硅谷站距离铁路枢纽站点距离均超过20公里,限制了蓝谷铁路对外出行。建议在沿海城际铁路改线的基础上,在距离蓝谷北部3至5公里的区域增设蓝色硅谷站。蓝谷对外铁路出行距离将由20公里缩短至3公里,大大提高核心区铁路系统出行效率。

对外道路系统规划

根据上位规划,蓝谷范围内无高速公路线位规划,对外道路交通联系主要依靠区域城市道路系统。利用蓝王路、大田路、机场北快速路、鹤山路、蓝鳌路、机场南快速路、蓝谷快速路、海泉路等道路共同构建对外干线路网体系,剥离地区过境交通,实现蓝谷与青岛主城、即墨主城及莱阳、海阳等的快速联通。

1)与即墨主城区联系主要依靠机场南快速路、大田路、机场北快速路、鹤山路等道路。

2)与青岛市主城区联系主要依靠规划蓝谷快速路。

3)与青威高速联系主要依靠蓝谷快速路。

4)与烟台海阳联系主要依靠蓝王路、滨海公路;与莱阳通过蓝谷快速路。

航空规划

蓝谷规划预留1处一类通用机场,结合田横区域产业园规划预留通用机场,占地11.7万平方米。

建设公务机航站楼和通航地面控制系统,建成并完善通航维修、机库租赁、飞机托管、飞行员培训等基础设施,承担高端公务机管理及通航运营功能,服务于8吨以下通用飞机及所有直升机机型。

同时,规划在部分高层建筑楼顶预留直径为26米的圆盘状停机坪,满足应急救援、高端商务、休闲旅游等出行需要。

港口规划

1)港中旅游艇码头

规划为中型游艇码头,结合港中旅项目开发海上旅游航线。

2)凤岛游艇码头

规划为中型游艇码头,结合凤岛项目开发海上旅游航线。

3)龙岛游艇码头

规划为小型游艇码头,结合龙岛填海项目开发海上旅游航线。

4)冯家游艇码头

即现状冯家河码头区域,规划为小型游艇、客船停靠码头,并与青岛主城区海上交通设施有效衔接,融入青岛市海上旅游交通网络。

5)七沟码头

为现状码头,规划为小型游艇码头,结合规划滨海高级度假酒店、欧洲乐园及山东大学校区开发海上旅游航线。

6)深潜基地港口

规划为科研码头,配套相关的海洋孵化产业,建设海洋科研基地,打造蓝色科技海岸。

7)天然气、水合物、采钻船专用码头

规划为科研码头,打造蓝色科技海岸。

8)海上客运线路组织规划

规划在冯家游艇码头、七沟码头、凤岛码头、龙岛码头、港中旅游艇码头间布局形成蓝谷海上客运及旅游线路。形成凤岛码头-龙岛码头、凤岛码头-七沟码头、龙岛码头-七沟码头、七沟码头-冯家码头、冯家码头-小管岛码头、冯家码头-大管岛码头共6条海上线路。

其中,凤岛码头、龙岛码头、七沟码头、冯家码头间的4条线路为蓝谷海上旅游为主的海上游艇线路。冯家码头、小管岛码头、大管岛码头间的2条线路为核心区对外的客运出行海上线路,冯家码头乘客可通过对外线路前往崂山风景区码头。

道路系统规划

蓝谷内路网由快速路、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路网总规模为660公里,路网密度为8.2公里/平方公里,路网面积率为20%。

快速路:主要沿东西向(即墨方向)和南北向(青岛城区方向)布设,规划“三横一纵”快速路体系。承担与即墨中心城区、青岛市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和区内长距离快速交通功能。另一方面,依靠快速路网络形成屏障,隔离区外快速交通,营造蓝谷慢行、闲适的道路环境。

准快速路:主要沿东西向(即墨方向)和南北向(青岛城区方向)布设,规划“三横一纵”准快速路体系。东西向准快速路多分布在蓝谷外围区域,作为与即墨城区快速联系的补充和部分组团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南北向准快速路纵贯蓝谷南北多个组团,承担组团间交通干道的功能。

主干路:一是连接组团与快速路、准快速路,方便远距离出行车辆进入快速交通系统。二是作为蓝谷内部组团、部分组团之间的交通干道。蓝谷呈现带形分布特征,规划纵向主干路承担区内联系动脉功能,横向主干路承担横向组团联系通道和纵向交通疏解的功能。

次干路:服务小区及组团。

支路:主要服务小区出入交通

停车系统规划

规划蓝谷公共停车场共选址46处,总体规划泊位8330个。

目标为结合城市发展同步推动停车设施建设。优化停车配建标准、强化停车用地预控、重视建管指引,保障地区停车有位、有序。

预测2030蓝谷总体泊位需求达25.0-27.8万个,车均泊位达到1.35-1.40泊位/车,泊位建设主要依靠配建停车位、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位三类形式。

将蓝谷划分为3个层次: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实施差别化的停车政策、发展和管理要求,实现以静制动、动静协调的停车发展理念。

根据《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2017年试行稿)》,通过对建筑类别的进一步细化以及对指标标准的调整,制定符合蓝谷发展要求的配建指标体系。

规划蓝谷公共停车场共选址46处,总体规划泊位8330个。面向日常活动的公共停车场:选址27处,泊位5290个;面向游客停车的旅游停车场:选址16处,泊位2280个;面向外来换乘的P+R停车场:选址2处,泊位760个

交通管理系统规划

通过高效交通管理,调控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增强交通安全、促进生态交通,更好服务于蓝谷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交通发展。

理顺交通管理体系,实现区域统筹管理,突破管理体制壁垒,责任分工明确,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建立智能交通体系,智能交通系统逐步建立六大子系统,辅助交通决策,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

完善交通设施,实现交通标志标线施划率100%,交通路口渠化率75%,区域内三级诱导体系100%,远期交通设施全面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布设。

加强机动车需求管理,近期出台停车差别化收费政策,远期结合汽车拥有量发展,推动限制汽车拥有和使用政策的制定,合理控制交通需求发展。

慢行和旅游交通设施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构筑交通与休憩功能相结合、与城市用地布局相适应、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的高品质慢行交通系统,依托“山海交融”的特色生态空间,构建“一湾一山四河”骨架绿道网,实现主要景点贯通。

1)公共自行车规划

租赁点宜采用分区、分类,结合绿道建设协同实施的布设思路。以公共交通站点、大型公共建筑等主要人流集散点为核心,依据节点的辐射半径逐层推进、深入出行终端进行布设。

结合公交站点、换乘枢纽、商业区、居住点、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学校和旅游景点等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根据人流分布情况进行布设。对人流密集区域应加密租赁点,提高系统服务水平;而人流相对分散区域则适当加大服务半径。打造快捷、方便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2)慢行系统服务点规划

慢行系统的服务点主要承担与公交系统和其他交通系统的换乘,服务于慢行出行,提供自行车停放服务。服务点按照规模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3)立体过街设施规划

结合城区道路网规划,在快速路有行人通过需求的路段及交叉口全面设置立体过街设施。

在机动车流量较大、行人过街需求较多、道路断面较宽的城市干线性主干道、主干道可通过设置立体过街设施,方便行人通过。

在城市商业办公区、学校、医院等行人过街需求较多的区域,可通过设置立体过街设施,缓解机动车与行人的冲突,确保道路交通顺畅,保障行人通过安全。

责任编辑: qingdaoying

最新楼讯
楼盘导购更多>>
购房指南更多>>
小编推荐
订阅楼市楼讯